《长安的荔枝》正在火热播出,剧中一句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勾勒出唐玄宗天宝年间,为了庆祝杨贵妃生日,上林署官员李善德被派去从岭南运荔枝到长安的故事。剧集以这场荔枝运输为切入点,细致复原了唐朝社会风貌及当时的法律现象,让现代观众忍不住用当代眼光去深挖其中的法律智慧。
先说说这“不可能完成”的运输任务:剧中上级要求六月一日前将岭南鲜荔枝运至长安,作为皇帝献给杨贵妃的生日礼物。鲜荔枝极易变质,“一日色变,二日香散,三日味退”,再加上古代运输和仓储技术极其落后,岭南高州到长安五千多里,任务难度堪比天方夜谭。更糟糕的是,任务失败必遭追责,没人愿接这个烫手山芋。最后,领导层竟偷偷把公文上的“荔枝鲜”改成了“荔枝煎”,一种易保存的果脯,骗李善德背上这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。
展开剩余70%放到现代,职场上遇到类似的难题,劳动法又如何保护打工人?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三条明确,劳动者应服从单位安排、努力完成任务,提升技能,遵守纪律。剧中李善德面对难关,发挥聪明才智,创新运输和储存方法,最终完美完成任务,赢得领导赞赏。若现代职场,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,经过培训和调整岗位仍无改善,单位才可解除合同,但须提前30天书面通知,否则违法解除需赔偿。换言之,即便李善德未能完成荔枝运送,鉴于其平日表现优异、曾挽救皇室财产,单位也难以随意开除。
再聊聊李善德买房遇到的高利贷陷阱。因资金不足,他向酒肆老板十七娘借钱,结果被套上了高利贷。现代法律对此是零容忍。《民法典》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明确禁止高利放贷,利率不得超过法定上限。剧中十七娘用“功德”“福报”来美化借贷合同,利率竟高达48%,远超法定标准,合同无效,李善德只需偿还本金即可。此外,十七娘无贷款资质,非法吸收资金转贷,还指使打手恐吓李善德,涉嫌非法经营罪,若催债恶化甚至可能涉及非法拘禁、拐卖儿童等罪名。
说到李善德启程前立下的《继书》,他担心万一任务失败丢命,女儿无人照顾,便托付妻弟郑平安收养,并将所有财产留给女儿。现代法律视之为收养和遗嘱行为。收养方面,民法典规定旁系血亲收养限制较少,但需办理登记手续;遗嘱方面,李善德自书遗嘱因缺日期不合规范,不生效,但法定继承下女儿依然能继承全部遗产。
还有李善德为筹资金私卖通行符牒一事。刺史府给了他免税通行证,但他高价卖给商人苏谅,助其逃税。两人明知故犯,构成逃税罪共同犯罪。虽说李善德是为公事筹资,但法律底线不可逾越,多次倒卖行为情节严重,依法应受追责。
总之,《长安的荔枝》不仅带我们穿越回唐朝,还通过一系列法律现象让我们思考:无论古今,职场难题、借贷陷阱、亲情财产都需法律护航。现代法律对职场公平、借贷合法、继承收养、税务合规都有明确规定,保障每个人的权益不被侵犯。李善德的故事,既是古代传奇,也是现代法治警示。
—— 以上内容刊登于《人民法院报》2025年6月27日第6版,供稿:北京东城法院,编辑张鲲鹏刘宇航,审核张磊,图片来源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。
发布于:山东省炒股杠杆软件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