瞭望塔财经通过深交所官网了解到,2025年6月19日,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尚水智能”)的创业板IPO申请已获受理,这是该公司继2023年科创板折戟后的二次冲关,募资金额从10.02亿元大幅缩水至5.87亿元。
尚水智能的招股书描绘了一家技术领先的新能源设备供应商形象,但瞭望塔财经深入分析其申报材料及公开信息,却发现其客户集中度畸高、关联交易复杂、财务数据存疑,而实控人金旭东背后更缠绕着千余条风险警示。
一、曲折IPO之路:募资缩水4亿转战创业板
尚水智能的资本之路充满波折:
首次冲关(2023年6月):申报科创板IPO,拟募资10.02亿元,主承销商为民生证券。
意外撤单(2024年6月):在问询阶段因“核心技术先进性论证不足”主动撤回申请,科创板IPO终止。
二次闯关(2025年6月):转战创业板,拟募资5.87亿元,较前次缩水4.15亿元,主承销商仍为民生证券。
承销商合作背景:民生证券近三年保荐的6家新能源设备企业中,3家上市后业绩变脸,其尽调能力受市场诟病(来源:Wind数据及《证券时报》2024年4月报道)。尚水智能选择与其合作,或存“带病闯关”风险。
二、核心问题:业务依赖与领导人“跨界”争议
1、尚水智能的客户集中度畸高已是不争的事实:
2022-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:91.48%、91.76%、89.79%;
对比亚迪单一客户销售占比:49.04%(2022)、48.39%(2023)、65.78%(2024);
销售毛利依赖度更高:2024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智能装备产品比亚迪贡献了65.78%的销售毛利。瞭望塔财经认为,若大客户自研设备或压价,尚水智能将面临盈利危机。
更复杂的是,比亚迪身兼大客户与股东双重角色。2022年,比亚迪通过受让老股和增资扩股成为尚水智能股东,目前持股7.69%,构成关联方。这种“既当客户又当股东”的模式,难免引发交易公允性质疑。
2、实控人的千条风险警示
金旭东作为尚水智能的实际控制人,其背景引发深交所关注:
瞭望塔财经通过天眼查信息发现实控人金旭东周边风险达上千条,预警提醒也超百条;
实控人技术背景遭深交所问询:金旭东虽为技术出身,但其2015年前无新能源行业直接履历,且公司核心专利多通过受让取得。
关联企业存在异常经营记录: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尚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、株洲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已简易注销;担任高管的湖南省科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已注销。
3、高管团队大洗牌
2020-2022年间,尚水智能经历了一场董监高“大换血”:
8名核心高管离职,包括6名董事、1名财务总监和1名监事;
现任高管多为新人:除财务总监外,其余高管均于2022年后入职;
IPO前高层集体离职,尤其涉及核心岗位(如董事、财务总监、监事),不仅会触发监管问询,投资者还会对公司的治理与稳定性存疑。
三、财务数据存疑:高增长下的隐忧
1、净利润剧烈波动:2023年净利润暴增139%,但2024年骤降34.9%,盈利能力稳定性存疑;
2、税收优惠依赖:2023年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比例高达30.53%,公司坦言税收政策变化将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;
3、应收账款风险:2024年应收款项激增至3.19亿元,占流动资产21.06%。其中3年以上账龄款项占比14.30%,远超行业健康水平;
4、毛利率逆势偏高:在锂电池设备行业价格战加剧背景下,公司2022-2023年毛利率仍高达42.1%、38.7%,较行业均值32-36%高出5-8个百分点,但招股书未披露成本核算细节。
5、应收账款激增:2023年应收账款达营收的58%,部分客户回款周期超1年,存在坏账风险。
四、历史合规性:关联交易与监管处罚
1、问题关联交易
资金占用与定向分红:2022年9月,公司向实控人金旭东定向分红405.71万元,随后该资金被用于偿还其对公司的资金占用。2020-2022年间,金旭东累计占用公司资金905.44万元;
违规借贷:2020年,尚水智能向株洲高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980万元,随即转借给关联方浩能科技,改变贷款用途涉嫌违规。其时金旭东正担任浩能科技董事,存在明显利益冲突;
低价入股疑云:2022年10月,比亚迪以尚水智能整体投前估值5亿元增资入股,但仅1个月后,金旭东转让股权时估值已达12亿元,差价悬殊。
2. 知识产权风险
尚水智能面临严峻的专利挑战:
三项专利被竞争对手宏工科技提出无效申请;
一项专利(专利号:201821642037.4)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;
公司以知识产权侵权为由起诉宏工科技,索赔超6000万元,双方陷入法律拉锯战。
五、瞭望塔财经展望,创业板会亮绿灯吗?
尚水智能的二次IPO面临多重挑战:
业务独立性存疑:对比亚迪的销售占比攀升至65.78%,远超通常30%的“警戒线”,且比亚迪作为关联股东,交易公允性论证压力巨大;
财务可持续性挑战:净利润大幅下滑、应收账款激增、税收优惠依赖度高,持续盈利能力论证面临监管严审;
实控人风险未解:金旭东千余条风险警示与资金占用前科,为公司治理蒙上阴影;
科创属性成疑:前次科创板撤回主因“核心技术先进性论证不足”,此次转战创业板,但核心专利被宣告无效,技术创新能力再生变数。
瞭望塔财经认为,深交所的问询重点已可预见:如何论证不构成对比亚迪的重大依赖?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的合理性?核心专利无效对经营的影响?资金占用问题是否根治?
炒股杠杆软件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