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日,
它的设立旨在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,
不分性别、种族、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,
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。
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日,
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,掌握正确的运动要点,
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又能收获健康。
以下是夏季运动的一些关键要点:
项目选择:适配夏日环境与身体状态
展开剩余88%1
游泳(夏季气温高,游泳是绝佳选择)
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强,能迅速带走身体热量,降低体温,起到消暑降温作用[1]。
同时,游泳是全身性运动,对关节压力小,能锻炼到几乎所有肌肉群,增强心肺功能[2]。
2
慢跑(慢跑可提高身体代谢,增强耐力[3])
在清晨或傍晚,气温相对凉爽时进行慢跑。选择公园、河边等空气清新处,既能享受自然风景,又能获得充足氧气。
3
瑜伽(夏季适合练习瑜伽)
在室内空调环境中练习,既可避免高温影响,又能专注于动作,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。
《图解游泳入门》
作者:杨奇等编著
出版发行:化学工业出版社
出版年份:2018
ISBN:978-7-122-28937-7
索书号:G861.1/19
文献所属馆:中文图书借阅区(三):A区3楼中文图书借阅区(三)4架8列4层
内容提要:
本书简要介绍游泳运动的概况,详细讲解蛙泳、自由泳、仰泳、蝶泳腿部、手臂分解动作及其配合动作的要领,通过图片描述和视频演示,分部练习,使读者快速学会4种竞赛游泳技术。
《运动美与极限》
作者:小多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著
出版发行:新世界出版社
出版年份:2022
索书号:G804.2/21
文献所属馆:少儿综合文献借阅区:A区少儿综合文献借阅区1架8列6层
内容提要:
运动是人类生命美的体现。 世界上有上百种体育运动,它们之间千差万别。 了解各类运动的形式、规则,欣赏其精神、难度、力度、韵律、制高点、艺术性乃至服装与音乐,才能爱上运动;了解人类身体的潜能和极限,分析研究提高运动水平的方式,才能科学运动。
读书,使人进步
准备工作:为安全运动筑牢防线
1
热身活动(无论哪种运动,热身必不可少)
可进行5 - 10分钟的简单活动,如快走、关节活动、高抬腿、开合跳等动作。
2
装备选择(根据不同运动选择合适装备)
游泳需合身泳衣、泳帽、泳镜;
慢跑要穿透气、减震好的跑鞋,保护脚部和膝盖,选择吸汗透气运动服装,利于汗液蒸发,保持身体干爽;
瑜伽则需舒适瑜伽垫,提供良好支撑与防滑效果。
3
水分补充[4](夏季运动出汗多,易导致脱水)
运动前1 - 2小时,应饮用500 - 600毫升水,提前补充水分储备。
运动过程中,每隔15 - 20分钟,饮用100 - 150毫升水,小口慢饮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给肠胃造成负担。
运动后,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料或淡盐水,恢复身体电解质平衡。
运动强度:合理把控,循序渐进
1
控制时长
游泳每次控制在30 - 60分钟,既能达到锻炼效果,又不会因长时间泡在水中导致身体失温或过度疲劳。
慢跑每次20 - 40分钟为宜,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奔跑,防止中暑。
瑜伽练习每次可进行45 - 60分钟,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体式难度与停留时间。
2
循序渐进
如果平时运动较少,在夏季开始运动时,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,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,引发身体不适。
运动后注意事项 ! ! !
(呵护身体,巩固运动成果)
1
拉伸放松
如手臂伸展、腿部拉伸、颈部拉伸等帮助放松肌肉,缓解身体疲劳。
*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 - 30秒。
2
避免冲凉误区
运动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,毛孔处于开放状态。
此时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凉,否则会使血管收缩,影响身体散热,还可能引发感冒、肌肉痉挛等问题。
应休息15 - 20分钟,等身体恢复平静后,再用温水洗澡,水温控制在37 - 40℃左右。
3
饮食调整
夏季运动后,身体消耗较大,需要及时补充营养。
可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等,帮助修复和增长肌肉;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提高身体免疫力[5]。
*避免运动后立即吃冷饮,以免刺激肠胃,引起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让我们尽情享受夏日运动的魅力,
以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,
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。
*以上内容仅用于科普,不作为医疗建议。
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之前,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疗人员。
参考文献:
[1]耿雪,饶志坚,张建红,等.低温环境及冷习服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[J].中国运动医学杂志,2024,43(12):1002-1010.
[2]钟优,顿耀山,魏文哲,等.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[J].中国循环杂志,2024,39(10):937-955.
[3]金鑫虹,王姁如,周成林.体育锻炼效益的剂量-效应关系理论探新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,2022,45(11):12-24.
[4]刘琪思婧,顾文涛,郭毅,等.运动后补液对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:两种不同配方等渗电解质运动饮料与纯净水的比较研究[J/OL].中国食品学报,1-11[2025-06-09].
[5]曹婧.体育运动中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及补充策略——评《食品营养与卫生学(第二版)》[J].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,2023,14(20):333-334.
*扫码体验健康资源*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杠杆软件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